《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510字。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掌握洋务派思想主张、代表性著作及评价 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其主张评价 体会“中体西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掌握严复的主要成就及观点 结合有关史料理解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含义 体会严复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关系
康有为:托古改制 掌握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内容及理解 通过当时中国的国情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评价 体会康有为为代表的阶层在维新变法中的局限性
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掌握梁启超思想观点的变化历程 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理解梁启超思想观点的变化 体会梁启超的思想因时而宜的特点的变化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掌握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内容以及变化 利用比较法掌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体会孙中山民主革命
一、 教学重点:
1、 分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
2、 分别掌握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洋务派、改良派、革命派的观点主张
二、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三、 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五、课时设计:1课时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先进思想逐步传入中国。志士仁人求新求变,不断寻找救国真理,“设议院”,”兴民权”等主张纷至沓来,划破了神州上空黑暗沉闷的夜幕,点燃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光。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在中国是如何萌生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何主张?
一、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惊了清代一部分有见识的士大夫,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
(2)主张一:“师夷长技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