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50字。 第13课 国际工人运动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基本史实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密切相关的,并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来自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而且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民主权利,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他们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在不同时期建立不同的国际组织,并且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二)讲授新课
一、共产主义同盟
1.共产主义同盟建立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2)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积极投入;
(4)正义者同盟领导信服马、恩的观点,决定改组。
思考: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对正义者同盟投入极大的热情?
当时欧洲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政党中,正义者同盟是惟一具有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希望把它改组成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真正能够领导工人运动的革命政党。
2.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1847年6月,恩格斯参加 伦敦
会议内容:
1)改组
2)通过了新章程和新纲领草案
3)意义:标志着正义者同盟正式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了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人运动
3.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2 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主要内容:1)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2)把眼前斗争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3)坚决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4.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的革命实践
问题: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动?
共产主义同盟与1848年革命
1)成立新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革命,并组织德国流亡者回国参加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