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运动》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50字。 第12课 宪章运动
三维目标详解
目标要求
学习要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欧洲早期工人运动 理解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原因、内容及特点 结合图文材料总结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斗争内容及特点 体会早期工人运动对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影响
“人民宪章” 分析“人民宪章”的内容及影响 结合材料探究“人民宪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体会“人民宪章”对工人权利的体现
三次请愿运动 把握三次请愿运动的结果及影响 结合材料探究三次请愿运动的结果 体会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宪章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人民宪章”六点要求;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工人递交请愿书
1842年,在宪章运动第二次请愿书上签名的达330多万人,而英国当时的总人口为1900万。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多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蔚为壮观。这次请愿书还提出了社会经济要求,用工人们的话说,是“刀子和叉子”的问题,即饭碗问题。
早期工人运动的目标仅在于次吗?人民宪章运动的过程与结果如何?
一、欧洲早期工人运动
1.早期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与条件
(1)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西欧各国先后形成了一个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
(2)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正经历着深重的苦难。各国工人纷纷起而反抗。
2.早期工人运动的表现
1831年和1834年法国爆发了两次里昂工人起义,都遭到镇压。1844年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次起义规模不大,但影响不小。这一次他们不仅提出增加工资,而且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在里昂城内,工人同军队激战4天,最后失致。
3.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暴力性;政治性;自发性。斗争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