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00字。 第7课 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
三维目标详解
学习要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三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了解《九三年》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探究《九三年》的写作背景 感悟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过程中人性与革命原则的碰撞
《九三年》片段 了解作品反映的当时对恐怖政策的两种观点 探究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历史事实 认识恐怖政策的两面性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你可能读过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可是你解他的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吗?这部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的?揭示了怎样的历史主题?
一、《九三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背景材料归结
1.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
《九三年》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1874年出版。为了塑造逼真的历史环境,雨果广泛搜集资料,认真甄别史实,使该书成为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名著。
2.《九三年》的背景
1793年春夏,新诞生的法兰西共和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地叛乱蜂起,反法联军大兵压境。国民公会设立公安委员会,以恐怖手段来捍卫革命。
3.《九三年》的三个主要人物
(1)贵族朗特纳克侯爵—旺代叛乱的首领之一,冷酷无情地屠杀共和军和支持共和国的群众。
(2)郭万—负责围剿旺代叛军的共和军司令。原来也是一个贵族,朗特纳克的侄孙。真诚拥护革命,坚决执行平叛命令,但又认为战场上需要以暴力对付暴力,但也需要仁慈,要以人道对非人道。
(3)西穆尔丹—国民公会特派员,握有全权,负有监督军官的职责。他原来是一个神父,也是郭万的启蒙老师。他是一个刚直不阿的革命者,对反革命分子的口号是:“绝不宽大!’’
4.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在共和军的重击下,叛军节节败退,他们用杀害战俘、劫掠和焚烧村庄来泄愤。朗特纳克侯爵最后被共和军围困在一个城堡中,已成瓮中之鳖。但是他利用城堡里的一条暗道,逃到大森林,临走前叛军放火烧毁城堡。城堡里关着作为人质的三个小孩。朗特纳克侯爵听见孩子母亲凄厉的呼救声,毅然折回,救出三个孩子,自己却蒋人共和军之手。郭万认为,朗特纳克人性苏醒,义举可嘉,便释放了他。二天,西穆尔丹忍痛执行军法,将郭万送上断头台,自己也开枪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