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810字。 第六课 法国大革命
革命的经过
1、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89年7月——1792年8月)
2、吉伦特派的统治(1792年8月——1793年6月)
3、雅格宾派的统治(1793年6月——1794年7月)
4、“热月政变” 标志着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结束
5、拿破仑帝国的统治(1804年——1814年)
一、革命的背景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思想基础: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
3、直接原因: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改为制宪议会,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二、革命过程
(1)、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1、网球场宣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5日在尼尔春召开三级会议。 代表们在一个基本问题上发生分歧:如果每个代表都有表决权,则对第三等级有利;如果按等级投票,则两个特权等级的票数将压倒第三等级。在为这一法律问题进行激烈斗争的时候,第三等级代表宣布自己的会议为“国民议会”。 6月20日第三等级代表在网球场集合,宣布如不制订新宪法,他们决不离散。国王终于作出让步,让教士和贵族参加国民议会,但暗中调集军队准备镇压。
2、攻占巴士底狱(第一次起义)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大革命开始,制宪议会掌握政权
3、八月法令
制宪议会通过的第一个立法文件。制宪议会本来在制定《人权宣言》,但起义风起云涌,所以要先考虑废除封建制度的问题。在8月4日至11日通过了八月法令。
① 内容:A、宣布将封建制度全部废除 B、规定任何公民,无论出身如何,都可出任国家或教会的文武官员C、宣布要制定全国性宪法 D、对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要以赎买的方式废除。
②意义: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
4、发表《人权宣言》
1789年8月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
①内容:(课本31页)A、揭示人权、民主、法治、平等原则。B、自然权:生来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权利。 C、主权在民: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与国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意义: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5、发表1791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