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20字。 第6课 法国大革命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通过对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人权宣言》、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第一帝国与大革命的关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下,1789年,法国也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向旧制度宣战。革命波澜壮阔、曲折反复。在革命期间,法国人民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法国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词汇和问题。法国革命是如何逐步推进的?最终又走向了何处?
(二)讲授新课
一、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
国际——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国内: (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矛盾、财政状况)
1.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 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
3. 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
4. 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
二、大革命的爆发
1.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5日 )
——在三级会议上国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等级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国 王:解决财政问题;
第三等级:要求召开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
领导者——资产阶级;
主力军——工人、农民、城市贫民;
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7月14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三、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89.7~1792.8)
君主立宪派掌权--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领导机构——制宪议会;
主要权利——最高行政权和立法权;
1.对法国的初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