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科学技术》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00字。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知道《九章算术》。
〖教学建议〗让历史课外小组几个学生仿造古代造纸术过程,教师录制过程在上课时播放,并且把学生的成果在讲述古代造纸术过程中展示。同时把学生在这学期的年级活动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的成果展示给学生,如科技馆中四层"中国古代科技"展品展示。增加"文字演变"的内容设计文字与书写材料演进表。文物古迹:有甲骨文。有文字的彩陶。钟鼎文(金文)。石鼓文。秦代竹简。汉代木简。居延汉简。长沙的吴简。敦煌文书。资料有范晔《后汉书•蔡伦传》。范晔《后汉书•华佗传》。陈寿《三国志•华佗传》。算盘。龟算。八卦算等等。
〖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把古代造纸的工序流程与现代造纸工业的工序流程区别,并且能够指出现代造纸工业比古代造纸先进之处。
〖重点难点〗古代造纸术及造纸术传播对世界文化事业的贡献;《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的讲解。
〖教学过程〗
先把历史课外小组录制好的造纸术录像片在课上播放。并指出科学和技术的区别:科学:是指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原理;技术:是包含方法、经验、能力和创造。
提问:有人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科学是技术,你是否同意,请讲出理由。
一、造纸术
先提问学生:①纸在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携带方便。
②纸对环境有什么危害?环境的恶化,人们生存的环境被坏。
③假如没有纸会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带来生活不便。
1.书写工具的演进:结绳上古记事(是文字产生之前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陶器刻画符号(是人们在制作或使用器物时有意识地刻下的记事符号)、甲骨商朝文字(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青铜商周金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竹木简和帛(春秋战国秦汉)。
2.造纸术的发明:
纸的起源与养蚕有关,古人把质优的蚕茧用于抽丝,质差的用于制丝棉。制丝棉时,须将蚕茧放在浮于水面的竹席上用棍子敲打漂洗。事后,总有一些残絮粘在竹席上,干了就形成薄薄的丝棉片。人们将其揭下,称为“纸”。西汉初期为大麻纸,以后又有了西汉麻絮布料绳头纸,到了东汉中期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关于蔡伦改进造纸术主要记载在范晔《后汉书•蔡伦传》中,“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橬帛者谓之纸。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自193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发现汉代古纸,而且多在蔡伦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