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 23: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
                泉州外国语中学  庄辉阳
【摘要】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可以从转变语文教育观念,挖掘创造教育因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并确保创新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 教育观念 教育因素 评价机制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迫切要求: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学创新的渠道,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指出:“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句话可以说一语道破了目前我们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创新,教师是关键。那么,语文教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新,以适应语文新课标教学的要求?尽管这已是个不再新鲜的话题,但它仍是个困扰众多语文教师的问题。这里笔者就此谈谈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首先要变语文教育是继承传统文化知识的事业为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创新的事业;其次要从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变为追求教育质量的提高,评价学生不能只看考试分数,还要看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习惯、学习热情、方法技能、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再次对“知识” 的定义认识要转变,改变认为只有书本上、课堂上的内容才叫知识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使课堂的时空无限扩大;最后教师应有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本质上讲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主动发展起来的。传统语文教育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教师也常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自勉,给人的感觉学校教育就如茶壶(教师)往茶杯(学生)里倒水一般容易。其实这种提法只适合于“传道、接业、解惑”的传统教师功能,当前的创造性语文教育以“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来描述更恰当,所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找水”,才有喝不完的水。
二、善于挖掘教材创造教育因素。
语文教学内容在创造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创新的因素需要教师善于挖掘、设计。首先,教师应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感染带动学生。僻如执教《小桔灯》一文,教师提着一盏预先做好的小桔灯走进教室,学生亲眼看到小桔灯微弱韵光亮、小巧玲珑的外形、精致巧妙的做工,不但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课后纷纷效仿,动手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质疑、改造组合等,对学生都是一种良好的启示。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创新的契机。还以《小枯灯》为例,文中小姑娘的妈妈怎么啦、爸爸怎么失踪的等,作者没有交代,留下一个个谜团,教师就可以设计想象补充情节的训练,文末又设计了续写“十二年过去了”的故事。教学创新的契机有时如电光火石,稍纵即逝,需要善于创造有利的切入点。如讲读《驿路梨花》,我一反过去单纯改变记叙的顺序讲述故革的做法,要求学生转变角色,以“我”是梨花姑娘或瑶族老人的身份讲述故事情节。角色变换,是一种全新的练习,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许多优秀教师独到的解读、点染往往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说到底就是他们选择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