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30字。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 知道东周的概念及特征
(2) 记住春秋和战国起讫时间,以及春秋争霸史实、“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3) 能简单说出商鞅变法的时间和内容
2、能力培养
(1) 通过春秋时期五国争霸和战国时代的七雄兵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宗法制和分封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革旧图新,才能立足存身。
(2) 能分析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 通过宋襄公和秦孝公的不同命运,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必须适应历史潮流,冥顽不化、抱残守缺必然落伍的道理,激发改革创新精神。
(2) 通过商鞅变法的命运,使学生懂得任何社会进步都要付出带价,甚至流血牺牲,要勇于学习商鞅变法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故事导入法 直观法 讲授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商鞅变法
2、 难点: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一、春秋时代
①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命名源于两本重要的著作,一部是孔子编定的《春秋》,一部是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②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以避免相互兼并,共同对付外族侵扰为理由,要求其他国家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
③“春秋五霸”是哪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④春秋末期,长江流域有哪两个诸侯国北上中原争霸?(吴国和越国)
二、战国时代
①“战国七雄”是哪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指导学生看图“战国七雄形势图”,明确七雄的地理位置。)
②在各国的变法中最先进行的是谁?收效最大的是谁?(魏、秦)
③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及意义(略)
④都江堰修建的原因、时间、地点、主持人、功能、意义
1、春秋和战国各自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特征∶一事物异于他事物的特点。在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为:春秋――王室衰微,列国并立;战国――诸侯兼并,社会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