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结盟的狂潮》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00字。 《缔约结盟的狂潮》教案
福州十八中 历史组 程莹
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案使用的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内容。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必然产物。一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同时也改变了国际格局,加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本课主要讲授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及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激化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它为一战战争部分的讲述提供了前提。所以,其地位在本教材中极其重要。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通过两年历史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并已积累了较多的课外阅读知识,对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有着浓厚学习兴趣,但对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等理论性的问题理解得还不够透彻,需要依靠教师一步一步地分析,才能让只看到表面的学生们“拨开云雾见日出”看清战争实质。
设计思路
因为本节课要求面向教学条件落后的薄弱校,所以未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是结合战争特点采用提问、讨论的启发式教学,用直观图表比较来讲清知识点。因为本课中要弄清一战的性质涉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具体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原因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要弄清这些原因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困难,通过图表比较、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战爆发的原因从而理解大战的性质是资本主义国家间掠夺性战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欧洲列强间的矛盾、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知识与能力
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表达能力。 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能力。 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采用活动法了解两大军事集团是怎么形成的。培养综合概括和表达能力。 结合相关条约内容分析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用讨论法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结果。 通过地图直观形象地认识巴尔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其历史背景说一说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