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60字。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大连第37中学 胡春燕
所属学科:历史
所适用的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同时也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课。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但又重要的朝代——隋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鼎盛时期,对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而生源的影响。其中,隋朝虽然短暂,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唐朝的强盛在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分两个子目:隋的统一,贯通南北的动脉。两个子目的关系是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开凿大运河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本课的重点是贯通南北的动脉。隋朝统一的条件和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朝代历史有所了解,如:唐、宋、明、清等,但是其中不包括隋朝。他们认为隋朝的历史短暂,在五千年历史中如昙花一现,无足轻重。所以对隋朝的情况知之甚少。
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对历史学科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习热情较易调动。同时,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有效地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的统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堂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进行辩论,动手动脑,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利用有效信息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