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460字。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福州四十中 林小玲
[课程标准]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材简析]
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包括乡村生活和城市风貌)是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产物,本课紧承12课两宋经济的发展从各阶层的状况、乡村生活、城市风貌三个部分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很多的节日及风俗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如今天令国人又爱又恨的足球就是宋代蹴鞠的影子。这些都属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教材对宏扬祖国传统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宋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城市习俗多姿多彩,呈现了中国传统的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课可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的多彩多样去深刻领会宋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乡结合部,一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比较重视传统的节日,因此,学生骊家乡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切身的体会,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光明港每年的龙舟赛,据说高湖村的女龙舟队还得过全国大奖。清明节扫墓等,他们有的还亲自参加了,感受比较多,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容易引导他们去探索今天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它们与宋代民间的传统节日有什么联系,积极性比较高。而且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多的学习,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已经对历史有了较高的兴趣,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增加,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查阅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史料来学好这一课。
[设计理念]
以家乡的民俗资源为依托,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去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有效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多学有所得,同时,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各阶层的状况,以及乡村生活(主要是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城市风貌。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分析史料、访谈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表演,大体了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学生通过访谈、上网等手段差异、查阅资料,教会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宋代主要民间传统节日风俗与家乡主要传统节日风俗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学会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