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40字。 第4课 古代希腊
学习目标
1知识要点:(1)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源头;(2)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3)希腊经济、文化繁荣与衰落的原因;(4)亚历山大东侵及亚历山大帝国。
2能力培养要点:1)通过斯巴达和雅典在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不同的分析,知道他它们是代表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两大类型,培养比较历史现象异同的能力。(2)通过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亚历山大东侵的后果,提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教育:(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2)亚历山大的东侵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以极大的灾难,但是把广大地区统一为一个大帝国,加强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重点提示
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希腊经济、文化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难点释疑
为什么两个政治、经济迥异的国家同属奴隶制国家?雅典奴隶制共和国的特点和实质。
知识结构
古代希腊
一 爱琴文明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特点
地图册P7“古代希腊”: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海岸线曲折,便于航海贸易。——海洋文明。
2克里特. 迈锡尼文明(前2000——前12世纪)
古希腊东可到西亚,南可到埃及,地中海提供了航海之便。因此深受西亚、埃及文明的影响。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进入奴隶社会(克诺索斯辉煌一时,青铜时代,线形文字)前15世纪,迈锡尼入侵,文明中心转到迈锡尼。这些在爱琴海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文明称为爱琴文明,也叫克里特. 迈锡尼文明。(阅读课本P17第2~3段)
据说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拥有一支强大海军,曾统治爱琴海诸岛,他建有一座迷宫,内有一人身牛首的怪物米诺牛米诺斯王命雅典每年贡7对童男女。第4次时,雅典爱琴王之子特修斯决心前往除害,与父商定,若成功,返航时换黑帆为白帆。到达后,为国王女儿爱上,送他一把剑一团线,终于杀米诺牛,且不为迷宫所困。但返航时因携公主归,大喜过望,忘记将黑帆换成白帆,其父以为儿子已死,悲伤跳海而死,故以其名字名海。
埃及、西亚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 迈锡尼)——希腊文明——欧洲文明
二 斯巴达和雅典
1地理位置及兴起的时间
古希腊的一个特点就是城市国家林立。其代表是斯巴达和雅典,分别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和阿提卡半岛上,兴起于前8~前6世纪。(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在地图册P7找出两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