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70字。 《“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句容市下蜀中学 方福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2.引导学生懂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本课的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在讲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它来势之猛,程度之深,历史少有.有些美国专家称之为”百年一遇”,还有一些专家把这次危机和79年前的大危机相提并论。那么,79年前的那次大危机到底是怎样一场危机?而面对大危机,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以及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对于今天的中国又有何启示?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回到那个曾经令人恐惧的岁月。
(过渡:在探讨美国大危机之前,就必须了解大危机前的大繁荣。在危机之前,美国国内一片繁华景象。由于这一时期的总统是柯立芝,所以把这一时期的繁荣称之为“柯立芝繁荣”。下面我们来了解”柯立芝繁荣”。)
一、 “柯立芝繁荣”
教师:我们通过两组数据和两幅图片来了解一下20年代美国的繁荣。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