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华东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8/9 14:41: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2580字。
《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华师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地位很重要,它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侵略与反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七七事变”,二是“南京大屠杀”。这两目都是本课的重点。“七七事变”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南京大屠杀” 是无数屠杀惨案中的一个典型。
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关键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二、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让学生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2.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课件、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访问长辈,调查日军在各地所犯的罪行,并上台演示讲解,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造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军国主义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三、 教学方法
图片导入 启发引导、联系实际、激发创造思维。
四、 教学设计
1、 新课导入
[投影]“卢沟桥”图片
问:这个景点叫什么?
答:卢沟晓月。
问:你们了解卢沟桥吗?小学时有没有学过?谁上来介绍,当一次导游?让一位学生上台介绍。
问: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它成为历史名桥,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建筑水平很高?
答:不是,更主要是1937年在这里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由此导入新课。
一、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1)学生看书,说一说卢沟桥事变是怎么一回事
讲叙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按照历史事件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双方、结果、作用)]。这一目需要教师强调: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它绝不是某些日本人所说的什么“偶发事件”。
(2)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