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石家庄市十五中学高中语文组 徐会玲
内容提要:时代特征要求各国重视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注重开发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因素。我们可依据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结合素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设立情境、营造氛围;启发诱导,质疑激趣;深入挖掘、寻本探源;批判思考、有破有立;多方比较、查找异同;捕捉信息,适当迁移的方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素质化阅读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国际教育界已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因此在我国实施创造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所以提倡创造教育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学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说:“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既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又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003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课标》)指出:“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而“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想结合的原则”(1)是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原则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其职能并不仅限于此。素质教育重视创造性和实践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倡素质化阅读教学,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点。那么什么是素质化阅读教学呢?我们认为素质化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读、感受、理解、鉴赏、品评等综合能力,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教育的建议中强调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确,阅读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因素,如能深入挖掘、系统组合,将极大改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发现的致命缺陷,并在增强阅读教学的发展活力的同时,促进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化阅读能力。素质化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在素质化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解和明确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征。
一、 对创造性思维本质与特征的明确
自从1943年9月,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韦特海默的第一部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专著《创造性思维》一书在美国问世以来,人们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探讨研究就没有停止过。创造是人类的心智和体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智力的高度显露以及思维能力的高水平显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这种心理活动极为强烈时,就会使思维上升到创造性高度,从而产生创造成果。“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人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并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2)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多阶段的思维子系统”,(3)它包括多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