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10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此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请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国联军的烧、杀、枪、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中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3、 过程与方法:
比较法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英法俄日;三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然后导入新课: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八国联军的侵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也使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八国联军侵华借口——义和团:
首先,对于“八国联军”要让学生进行识记:“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因祸得福,美日依靠)。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的借口是什么?”(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其次,对于“义和团”指导学生通过读书了解以下几个问题即可。①义和团是个什么组织?成员有哪些?(民间秘密组织、农民和手工业者;)②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清末的阶级矛盾)③义和团的壮大原因是什么?(民族矛盾的激化)④它为什么要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被清政府利用。)⑤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在当时情况下的“义和团运动”。(它是一支比较松散、落后的团体,可以一时抵抗侵略,但最终要失败;但是,它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
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对于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册从两个阶段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