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作文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摘要: “写实”的“实”,一方面是指真实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则是指思想感情的真实,不虚饰,不矫情。写实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发展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社会,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挖掘生活的美,积累素材。重在设计一定的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对于调动学生学写作、用写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均有着积极的意义。<br>
关键词: 写实; 自流式; 导引式; 挤压式<br>
<br>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br>
我对此的理解是:学生的作文应以写实为基石,“写实”的“实”,一方面是指真实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则是指思想感情的真实,不虚饰,不矫情。从性质方面来讲,是习作、是练笔;从内容方面来说:是真情实感地表露。教师要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br>
一、更新教师的观念,着眼发展,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前提。<br>
明确学生写作的性质。“课标”中表述为“写话——习作——作文”,这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是一个不断发展,要求逐步提高的过程,它是习作,不是文学作品。因此具有练习性。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就不能“尽善尽美”,而要抓主流,肯定总体;分阶段、分层次提出要求,以鼓励为主,重在发展。<br>
在内容与形式之间,我们应当首选内容。内容是文章的灵魂,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发自内心的表白与真情,是感人的;这种“表白与真情”的自然流淌,其形式也应是合理的、是美的。因此,在学生作文指导中,应注重开阔思路,挖掘平时的积累,让学生自由表达,万不可先用“形式”的框框将学生的思路套牢。<br>
平时的指导如过多强调形式,表面上看收效很大,但时间一长,学生受到约束就会很多。不利于长远的进步、发展。而应在学生充分表达之后,再去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形式来适应情感的表露?<br>
批改应体现分阶段、分层次的要求,宜粗不宜细,宜专不宜泛,多圈点优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