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8/13 12:2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90字。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通过对传统道德的简要介绍与辩证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影片、图片、材料、辩论等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借助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并提供网站课外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认识,使历史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用赞赏的态度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解放思想方面的传承和发展价值,养育崇仰思想先驱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北京大学的校徽(引导学生分析北大校徽及其含义,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北大是我们每位同学梦寐以求的中国最高学府。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人文,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发源地,民主的堡垒。她引领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学术潮流,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变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而北大作为中国学术与思想文化的领头羊,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导入新课,板书“新文化运动”以及“新”)
  讲授新课
  探究一:新文化运动是怎样兴起的?(板书:怎样“新”?) [自主学习]
  放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短篇,结合预习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1、兴起标志
  2、代表人物
  出示人物图:你能辨认出他们吗?(生: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胡适)
  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英雄形象——鲁迅;一辈子都以“新青年”自居的陈独秀;谦逊温和,一生获有35个博士学位,有“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之称的胡适。
  3、活动基地
  思考北大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4、指导思想(强调我们学习的这一节是前期新文化运动)
  过渡:那么究竟什么是新文化运动?他到底新在何处?(板书:“新”在哪?)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20世纪初的中国最需要什么?”]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是怎样的呢?
  多媒体出示:
  镜头一:《民国时期的留辫子者》(Q字辫)《畸形的三寸金莲》(图)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图)
  引导学生诊断中国国民的病根?(思想病根:皇权思想、奴性、愚昧无知、封建迷信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