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50字。 《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
一、内容标准:
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和中共七大等重要史实。
2、通过课本插图以及收集到的资料,重现当年激战情景,体验中国军人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血肉筑长城”课题的涵义。
3、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难点为中共七大的召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讲述卢沟桥事变,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三次战役。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掌握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自学释疑:
1、依据教材,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三次战役的时间、军队、人名、地名、意义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或教师作表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表格填写。)
2、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七大的知识点:
时间:
地点:
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
3、阅读“抗日战争胜利”一目,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等重大事件。
(四)问题探究:
1、组织学生讲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或运用《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讲述两次战役的具体情况。)
教师归纳: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这一战役集中体现了“血肉筑长城”的主题及民族危亡时激发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百团大战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的倾向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