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祖国统一大业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990字。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考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提出
(1)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过程:
①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 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九条方针,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全面阐述。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4)意义:
①确立了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②对粉碎台独、实现祖国统一和促进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③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思路和范例。
2、运用
(1)香港回归
①问题由来:
1841年鸦片战争中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英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专约》强租“新界”
②条件:
根本(前提):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关键:“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
③历程:1982年,英国撒切尔夫人访华,中方提出收回香港主权;1984年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
④意义:标志着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2)澳门回归
①问题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遭受风暴,商船破裂,货物潮湿,借地晾晒,获准在澳门上岸搭棚暂住。
②历程:
1987年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二、海峡两岸关系
1、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地区
2、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
3、两岸关系的发展:
(1)隔绝:蒋氏父子---也坚持一个中国(余光中的《乡愁》)
(2)和缓: 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大陆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多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