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8/16 21:51: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10字。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2、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能力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统计能力。
  2、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感知样本与总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情感目标
  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统计观念。
  二、教材分析
  在8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研究过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几个尺度,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仅有“平均水平”,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为此,本课时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和特点,从而能够具体情境的要求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
  通过调查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进行简要的数据处理,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同时对这个调查活动的分析,引入普查,总体,个体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议一议”活动,引起学生对普查局限性的思考,从而引出抽样调查。同时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自然地对两种调查方式进行方式进行曲了比较,明确了两种方式的特点和各自的使用范围,从而能够在具体情境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
  重点:用样本去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难点和关键:弄清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实际意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