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310字。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理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3,能力目标(1)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通过对"遗传信息究竟如何表达 "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3)通过对转录与翻译图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试视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3。这两个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比喻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方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可以降低对感知事物的理解难度。通过规律的总结,加深学生对转录和翻译的理解和记忆引子:利用"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从而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分析推理1: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呢 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分析推理2:RNA如何解读DNA的遗传信息 5,分析推理3:mRNA的信息如何用于合成蛋白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一个破译电码的小游戏,引申到遗传信息的破译上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降低了学生理解基因的表达的难度。在具体学习到翻译这一过程的时候,同样,教师把遗传密码的翻译过程比喻为破译莫尔斯电码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总结: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体和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一道,合作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肽链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问题探讨:大家现在再来探讨恐龙能否复活的问题。首先,恐龙的基因是如何表达的 基因表达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探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四,教学实施的程序(二)课堂教学片段1:导入师: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如果能复活,那里面有什么玄机呢? 生: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师: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本章的章图。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师: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导入新课。片段2学习转录过程师: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 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而RNA为什么能作为DNA的信使
生:观察DNA和RNA的结构特点,得出结论
DNA RNA
组成元素 C、H、O、N、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化学组成 一分子磷酸 脱氧核糖 A、T、C、G 一分子磷酸 核糖 A、U、C、G
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单链结构
功能 编码复制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 传递遗传信息,并通过蛋白质表达出来
分布 细胞核的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的核糖体
DNA。 R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