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30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和解读文本,有效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质疑本课重点与难点;启发诱导学生有效迁移高一历史学习内容,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形成一体的广阔的历史视野下把握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是全球化的产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累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利用相关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第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全球化的产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难点::如何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
板书设计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 动荡的根源
2.扩军备战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2.三国同盟
3.三国协约
三、“巴尔干火药桶”
1.争夺巴尔干
2.萨拉热窝事件
3.一战爆发
4.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 动荡的根源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到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2.扩军备战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在世界没有被瓜分完毕时,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但是,当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甚至战争。为了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积极扩军备战。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陆海军总数大大增加了。德国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海军。随着列强的争夺,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