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36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以欧洲为中心叙述了二战前夕、二战初期、二战的扩大三个阶段的历史。在二战前夕,德国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过程中,英、法帝国主义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企图推动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39 年9 月,二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全面爆发。由于绥靖政策的影响,在希特勒闪电战的攻击下,12 个欧洲国家被法西斯德国侵占、控制。1941 年6 月22 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慕尼黑会议及其后果;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不列颠之战;德军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莫斯科保卫战。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使学生认识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不光彩行为。②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3.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初期战争的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慕尼黑会议;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争性质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1938 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是怎样对待这些侵略行为的?(学生回答略)由于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政策,致使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的世界性大战。从第15 课起,我们将用三节课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
史。(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会议(板书)
1938 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欧洲。在没有受到抵制和制裁的情况下,3 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贴图:把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的奥地利变成与德、意相同的颜色)法西斯国家德、意南北连成了一片。接着,希特勒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欧洲的心脏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唆使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苏台德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北,这里山林密布,是防御德国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