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7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为中心,讲述了战争形势的变化:首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最终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次,欧、亚、非三大战场都出现了转折性战役,特别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外,本课还揭露了法西斯国家的暴行。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盟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事;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
2.思想教育:①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②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能力培养: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1939 年~1941年欧洲战场的态势?(学生回答略)面对法西斯侵略的猖獗肆虐,出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新局面,促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
(讲授新课)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板书)
1.日本偷袭珍珠港(板书)
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使日本获得一个机会,得以夺取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1940 年7 月,已经陷入中国抗战汪洋大海的日本侵略者,决意扩大侵略,确立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基本方针,妄图把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同英、美,特别同美国的矛盾日益尖锐。论综合国力,日本难以同美国抗衡,因而演出了1941 年12 月7 日偷袭珍珠港基地,先发制人的一幕。(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偷袭珍珠港的概况)12 月8 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12 月11 日,德、意对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就在偷袭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侵略军对东南亚发动了进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