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010字。《海湾战争》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伊拉克出兵侵略科威特 伊拉克与科威特的矛盾;伊拉克出兵侵略科威特的原因 问题探究 任何践踏国际法基本准则的行为都为国际社会所不容;高科技在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沙漠盾牌”行动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1990年的“沙漠盾牌”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作用;美国等国家出兵海湾的原因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美国出兵海湾的原因 问题探究
问题比较
“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1991年的“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及其结果;伊拉克政府和军队的反抗措施 “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的基本战术 参照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评价历史人物 人物评价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高科技战争的基本含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海湾战争的深远影响 分析比较
【重点难点】
重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
难点: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主要介绍了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影响,学习时注意总结分析美国出兵海湾的原因和海湾战争的特点。
2、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目的,认识伊拉克发动对科威特战争的侵略性。
3、结合海湾地区的战略地位和资源重要性,分析美国实施“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行动的本质意图。
4、联系时政热点,分析当前中东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本课可采用多种形式导入。例如:展示一系列像课本提供的“被油污所困的海鸟”等表示海湾战争结果的图片,配以去死奥相对比较哀婉的音乐,使学生在直面战争残酷性的基础上,开始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背景: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