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20字。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教案
【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及其特征 皖南事变及其影响 通过对南京国民党政府政权性质的了解,通过延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认识中共“七大”对中国命运抉择的重要意义。 概括,阐释 抗战胜利后决定中国命运的是国共两个大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努力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统一;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要消灭人民革命势力,实现独裁统治。学习这段历史,学生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选择民主、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
延安民主政治的建设 “三三”制原则及其意义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对新中国建立民主政权的意义 分析探究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中共“七大”的召开及制定的政治路线——光明的前途。国民党“六大”的反动本质——黑暗的前途。 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对实现中国人民光明的前途所起的作用 比较联系
分析探究
【重点难点】
重点:延安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共“七大”,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
难点:延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及其作用。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为争取民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做的努力和国共两党之间在中国前途、命运抉择时进行的斗争。学习时,需要先掌握国共两党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态度上的差异,然后通过教材提供的史实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理解“中国命运抉择”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就从课本的引言开始,利用图片、文字资料说明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雏形。思考: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