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700字。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教案
课程标准: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 1.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 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俄国近代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理解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
政治的缓慢变革 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历史作用 了解1861年后俄国在政治方面变革的具体情况,分析政治改革的影响 认识政治改革对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重大推动促进作用
亚历山大二世被刺 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软弱;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民粹派的形成;亚历山大被刺身亡 了解改革后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导致俄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理解为什么在相对落后的俄国会爆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导入:打出两个英语单词“Modernize”“Modernization”问学生这两个英语单词怎么读?是什么意思?从课文标题《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谈起,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化”一词并非汉语所固有,最早于近代从日本引进,这一词语是从欧洲语汇翻译过odernize(使现代化,摩登),或Modernization(使……摩登起来),也可以翻译成“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个科学概念,是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或者说,所谓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社会近代化、个人近代化等各个方面。还可以说,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它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散的性质,首先在西欧突破,然后伴随着血与火强行扩散到世界的每一角落,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