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练习(含详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5 11:42: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小题,约3070字。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练习(含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原创题)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0年2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2月14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多月,故靠近乙处。
  【答案】 1.A 2.B
  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喷喷称奇。据此回答3~4题。
  3.此景象发生时              (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北极点出现极夜期间  
  D.南极点出现极昼期间
  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
  A.4月18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8月11日前后  D.10月6日前后
  【解析】 “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天左右。
  【答案】 3.A 4.B
  (2010年北京东城检测)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5~7题。
  5.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地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
  【答案】 D
  6.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解析】 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
  【答案】 B
  7.当c地昼最长时             (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 c地昼最长出现在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海该日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该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 C
  (2009年北京海淀模拟)读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完成8~9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