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第六单元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8题,约6050字。 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第六单元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时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新中国成立时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只有《共同纲领》
在新中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故B最符合题意。
答案:B
2. 1954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表现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③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A.②④ 〖WB〗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解析: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答案:D
3. (2009年天津卷)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这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