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七单元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8题,约6350字。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七单元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09年宁阳一中模拟)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解析: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就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A图反映的是二战中苏美英三国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C图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D图反映的俄美关系改善已经是在冷战结束后了。B图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对抗造成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形,形象地体现了美苏对抗的事实。故而答案为B。
答案:B
2. (2010年淮安调研)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争取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等。二战后“美国在西方联盟中霸权”的具体表现有
①组建北约 ②建立欧盟 ③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建立联合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②成立于1993年,是欧洲一体化的产物;④联合国的成立是雅尔塔会议的决议,于1945年成立。
答案:B
3. (2009年福建卷)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且为不定项,故需要逐条判断,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无关,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是1949年 70年代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从越南撤军,访华并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故选B。
答案:B
4. (2010年盐城二调)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 这表明戴高乐意识到
A.必须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B.必须启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C.必须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D.必须抗衡美国,提高欧洲地位
解析: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的,排除A,此时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启动,排除B,通过建立欧洲共同体,已经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排除C,面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戴高乐认为,要抗衡美国,就必须提高欧洲地位。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