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文于教--浅谈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28 10: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寓 文 于 教<br>
——浅谈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br>
高明市纪念中学     高  勇<br>
【摘要】语文教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视和贯穿人文文化的教育是本文谈论的主要内容。围绕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着重论述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渗透人文文化教育及意义。结合当前教材改革和语文实践,大力提倡语文教学中应努力贯穿人文精神的渲染和教育,从而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br>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改革      人文精神<br>
<br>
语文,原本叫“国文”。其中的“文”不仅指“文字”,更有“文化”的含义,即人文精神,它是民族心理特点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测试更加突出强调人文文化的渗透,从高考作文命题看,自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2001年的“诚信”,在到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有一条鲜明的轨迹在延伸,这就是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加深了。<br>
一、人文性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br>
《新编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语文的“工具性”是我们所共识的,也是在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的,当然也是首要的。然而社会环境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有人说,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显性目的”即理解能力,二是“隐性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相比较而言,第一个目标的培养是一贯的;而对第二个目标的培养只是粗略的和随意的,这当然是与我们以往的教学目标的导向,教材内容,考试形式内容无不关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本身是隐含于语文学习的始终,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它当作次要目标,甚至只是一个单一的政治、道德教化,具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是比较少的,收效甚微。反过来,一个没有或缺少人文文化的学生又怎么去理解语文。试想一个没有对环境保护有足够认识的人,没有对大自然的美的强烈追求的人,如何去理解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黄鹂》;如何去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以及唐诗中“山水田园派”的诗歌意境;一个没有对残疾人、弱小者同情,关爱的人,又如何去领悟《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心灵,去领悟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一个不关心集体,不热爱家乡的人,有怎能去理解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豪情;一个没有正气,缺乏勇创精神的人,更不能参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境界。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更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态度,人文文化的教育培养,可以给学生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因此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r>
二、语文教学改革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积极意义。<br>
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改革当然也要贯彻这一大的教育方向。首届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就从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提出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化语文课的教材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实践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可以说是一门生活性极强的学科。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日常生活无处不包含着语文。当代语文学习也越来越真实生动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意识。从2000年起用的新编语文教材中就充分展示了人文文化的分量。翻开课本,有神思飞越,浮想联翩的《过万重山漫想》。不仅使人想象到三峡的神奇美丽,更能感到“第一个”尝试精神的伟大。《杜鹃枝上杜鹃啼》一点点生活的感受,透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一片钟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钱钟书那富有敏锐机智的《读<伊索寓言>》,使我们对现实社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还有那“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维纳斯的形象,把我们引进了一个完全艺术的境界,使我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美的巡礼。健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当你读完《我与地坛》之后,这也许是你首先的感受,史铁生以他那对生命无限渴望的残疾人的丰富内心世界,精神的力量长久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生难忘,忘不了史铁生,同样也忘不了“世间最美的坟墓”,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就躺在你的眼前,躺在一座没有墓碑、平凡而又肃穆的林间墓地之中,它会让你久久的思考: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中国古典散文诗歌的增加,仿佛使我们更深地触摸到了我们祖先思想的灵魂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当徜徉在庄子“秋水”之畔,我们不再骄傲自满;踏进陶渊明的“田园”,会使我们的浮躁,盲从,甚至奢侈的心平静下来,旷达而超然物外,作者似乎在深情地告诉我们任何为形体所役使的心灵的选择都是迷途;当你随着杜甫“登高”,你会看见“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丽景观。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这套教材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及外国文化的芳香。丰富的人文教材篇章,为加深学生文化根底,添加了肥料,为学生健康心智的发展,撒满了充足的阳光。这是一个新的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好的交流,这也是一个舞台,为教师、学生施展自己个性有了广阔的空间。<br>
语文教学应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精神,教材既然为我们提供了信息,新的大纲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更应该把贯穿人文精神作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从学生角度讲,语文学习除了掌握其工具性一面之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其文化品位,这都是人文性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需。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在评论中国入世后什么样的人最吃香的问题时,提出了八种人才,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喜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的人”,他没有按职业来划分,可以说是从人文方面归纳的。要想表现自己,除了自己的专业外,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都是要具备的。所以语文教学中始终贯穿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未来人才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br>
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人文文化教育的思想。<br>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听、说、读、写之外,再加上一个“悟”。平时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训练,包括写作训练主要是作为语文的工具性的一面,是必须加强的,因为人文精神的教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思想教育,虽然语文教学中有任务进行德育渗透,但人文文化的培养要有渲染、有气氛、是心与心的交流,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悟”的能力。领悟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中文学艺术手法特色。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泛的阅读、积累,自然会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文化的培养也就有了丰饶的土壤。特别是近年来提倡的自主式阅读,以满足情感的需要,而进行的开放、独立、放松、惬意的阅读,只要不是不健康的书籍。只有让学生沉浸其中,他才能享受读书乐趣,感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强调让青少年儿童认识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他们正确地理解和任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培养他们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点之一,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次重要使命”。可见人文精神的渗透必须有较强语文基本功培养,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目标。<br>
第二,加强语文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为实践服务,语文也不例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我们必需建立大语文观念。这个“大”就是社会及人文文化。当然语文实践活动既有教师实践,也有学生的实践,两种实践活动应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丰富的语文第二课堂中培养兴趣。夸美纽斯强调:“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的确,语文课堂的学习,课本的学习是有限的,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多让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在广阔的空间里放飞,才能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br>
在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就充满着人文文化的气息。本身从其命题来看“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就是一个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构思。再看学生的优秀作文也都充满着对人的情感、人的价值的关怀。《弃婴》深刻地反映了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也热情讴歌了贫困夫妇朴实而伟大的人格和作者美好的心灵:“那个女娃儿,就是我,我已经不在乎亲生父母是谁,养父母以他们的选择赐予了我的生命,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爱他们,他们是我一生一世的爹娘!”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许并不重要,但这无疑是一颗真实的心灵的体验,作者美好的心声令人崇敬。在《生命之床》中的作者生活感受令人敬佩,“我亲爱的宝贝,你已经在急不可待的蹬踏着双脚,意欲从妈妈的肚里窜出吗?你很想看看外面五颜六色的风景吗?……亲爱的宝贝,妈妈走了,别忘了对你爸爸讲,不要将躺过的床叫 ‘死亡之床’,叫它‘生命之床’吧,因为你是我生命的延续!”读罢此文,我们会感觉到天底下母亲更加璀璨。<br>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从实践中学习语文提供了多样<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