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900字。 高中化学教学案示例(高三)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教材内容展现]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气味、密度、毒性 (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来了解的)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通过三个实验总结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通过各种信息途径了解酸雨的危害极其防治方法
[教学建议]
一、 实验活动,说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1、建议做[实验1],明确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2、建议将增加二氧化硫与碘水的作用,这样既保证了加入了氧化剂,又使实验现象明显可靠。
二、 知识构建,要抓住两条主线形成二氧化硫性质的知识体系
1、用二氧化硫的类别——酸性氧化物的角度,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应用性质解决酸雨以及工业制备硫酸的问题。
2、用价态链的方式,得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知识体系。
3、通过[实验2]得出——二氧化硫的特性。并注意和氯水等的漂白性进行比较
[学案设计]
学生自主进行试验探究,完成试验[实验1] [实验2[实验3]以及二氧化硫和碘水的试验并填写试验记录
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尽量用方程式解释)
试验1
试验2
试验3
试验4
[问题思考1]
(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而不是7,这是为什么?
(2)由于空气受到污染,现在不少地区雨水的PH小于5.6,当雨水小于5.6时,我们就称它为酸雨。二氧化硫是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