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据的运用:一材多用法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9310字。
事实论据的运用:一材多用法导学案
棉北中学 陈佳秋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准确、有利地运用已积累的事实论据。
2.引导学生对一个材料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并且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论点中去,以之解决“缺少”写作素材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一个事实论据怎样进行多角度运用。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
二、分析一材多用法的运用。
1、展示高考作文中一材多用的例子。
[素材]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借《美国广告日报》发表卸职演说,自我解剖说:“即使值政府运行最佳时期,判断失误之处也在所难免。最后,我就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从而促使我怀疑自己是否胜任,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
华盛顿主动卸任,让位给亚当斯,为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从此连任止于两届,变成了美国总统不成文的规定。第四任总统杰弗逊决定放弃第三次问鼎的机会,罗斯福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破例在总统任上呆了四届。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797年3月5日,65岁的华盛顿圆满完成了权力移交,一身轻松的返回他的弗农山庄。他的孙女曾记录道:“祖父,为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高兴。”
然而这种无比高兴的日子没过上多久,华盛顿就又被召唤到前线。这一次是法国和美国起了尖锐冲突。亚当斯致函华盛顿:“你的威名胜过千军万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丹心报国的情感油然而生。于是华盛顿老爷子束装启程,前往费城接受军务。
——摘自周瑞金《弗农凝思》
例1、人与路
路有千万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将更能体现你的高尚灵魂,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伟人华盛顿选择了一条最有价值的人生之路,作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论德,论才,他都有资格继续担任总统直至老去,然而他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在留恋权势与让位贤人之间的人生之路的抉择中,他毅然走出了卸任之路,让位给亚当斯,从而为美国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
丛飞选择了资助贫困学子上学的人生之路,帮助了他人,幸福了自己,感动了一代国人;邰丽华选择了勇敢面对克服困难的毅力之路,使挣扎在困境面前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王昭君选择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的道路,才拯救了大汉的万千生民。路是人走出来的,他们都选择了一条最有价值的路,从而更大限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2、乌鸦捉羊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恰当的判断自己的能力,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出个人的极限。溪流不羡慕江海的宽广,而是无语凝聚,为江海充入青春活力;砂石不羡慕山川的雄伟,而是默默累积,为山川增添壮阔;草木不羡慕森林的浩瀚,而是静静生长,为森林筑造宽广胸怀。
华盛顿拥有自知之明,连任两届总统后,他毅然选择了主动卸任。他不羡慕总统的宝座,而是清醒的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无论才智还是经验都比不上亚当斯。这一自知之明的卸任,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崇拜,而且为美国政坛民主树立了良好的先例。然而当美法关系紧张时,他却响应政府的召唤,毅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