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书写与填空(10分)<br>
1、请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右边的方格内。(4分)<br>
<br>
谁家玉笛暗飞声,<br>
散入春风满洛城。<br>
此夜曲中闻折柳,<br>
何人不起故园情。<br>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br>
<br>
2、请按要求填空。(6分)<br>
(1)《口技》节选自《 》,这是 代 编选的笔记小说《口技》一文的作者是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 表演,读来如临其境。 <br>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 , ,以为妙绝。<br>
二、积累运用(共19分,第6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br>
3、下列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 <br>
A、不惮(dàn) 冗长(rǒng) 家眷(juàn) 粗犷(guǎng)<br>
B、晦暗(huì) 烧灼(shǎo) 亢奋(kāng ) 恬静(tiǎn)<br>
C、羁绊(jī) 娇憨(hān) 嗔视(chēn) 粲然(càn)<br>
D、撺掇(cuān) 踱步(duó) 惬意(qiè) 颦蹙(cù) [ ]<br>
4、指出下列列的正确读音<br>
(1)归省 (A、shěng B、xǐng ) ( )<br>
(2)旺相 (A、xiāng B、xiàng ) ( )<br>
(3)行辈 (A、hāng B、xíng ) ( )<br>
(4)喝采 (A、hè B、hē ) ( )<br>
5、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r>
A、朱沙 低回婉转 蓦然回首<br>
B、震撼 抑扬顿措 惊心动魄<br>
C、躁热 大彻大悟 变幻多姿 <br>
D、静穆 息息相通 高视阔步 [ ]<br>
6、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br>
皎洁( ) 漂渺(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奔突( )<br>
7、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br>
(1)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br>
(2)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br>
(3)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 )<br>
(4)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 )<br>
8、选词填空。 <br>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 地说不出的大。<br>
(A、伸展 B、舒服 C、舒畅 D、舒展)<br>
(2)到晚饭时,外祖母也终于 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br>
(A、觉悟 B、觉察 C、感觉 D、知觉)<br>
(3)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 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br>
(A、竭力 B、努力 C、尽力 D、费力)<br>
(4)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迈、多么 的舞蹈。<br>
(A、热烈 B、火烈 C、猛烈 D、强烈)<br>
9、下面一段文字是对我国享有盛名的“三峡景观”的描绘,其中搭配和衔接不恰当的一句是<br>
A、有人说,三峡像轴展不尽的山水画卷。B、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C、依多看,三峡倒更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D、它由“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个肯有不同旋律、节奏的优美的画卷组成。 [ ]<br>
10、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br>
(1)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 <br>
(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 <br>
(3)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的话,我总不懂。 <br>
( )<br>
(4)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吗?( ) <br>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r>
A、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阅读当做了解生活,获取知识和提高认识。<br>
B、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因为浓浓的云雾浓罩着,所以山势依然依稀可见。<br>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br>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 ]<br>
12、学校排演话剧,需要两把宝剑做道具。马超除了拿家里爷爷的那把剑之外,还需要向邻居张爷爷借一把。他应该怎样跟两位爷爷说话才得体呢?选择恰当的答案,将字母分别写在横线上。 <br>
①马超对自己的爷爷说话得体的一项是______<br>
②马超对邻居张爷爷说话得体的一项是______<br>
A、爷爷,您能否把宝剑借给我们用上一用?老弟还是讲信用的,明日归还。<br>
B、爷爷,我们班演话剧,借您家那把宝剑用一下,行吗?我明天一定还您。<br>
C、爷爷,难道你就不能把宝剑给我用吗?它是你的命根子?<br>
D、爷爷,我把您那把宝剑拿走了,我们班排戏要用,用完就给您拿回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