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80字。
《变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从具体的事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寻找常量、变量、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满足函数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列举同学们身边的事例,激发同学们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从具体的事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函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问题
大家都爱看侦探小说《柯南》吧,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柯南到了一个案发现场后,发现现场只留下一串脚印,但是柯南很快推断出了嫌疑犯的身高,你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之快地推断出了嫌疑犯的身高吗?
学生思考:脚的大小与身高有一定的关系.
得出结论:人们的身高在一般情况下随着脚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
二、探究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变量和常量的含义
我们生活之中常常会遇见许多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怎样表达的呢?让我们看一些具体的实例(大屏幕显示).
1.用10 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改变长方形的长,观察长方形的面积如何变化,若设长方形的长是x m,面积为y m2,则y和x应当满足什么关系?(y=x(5-x))
2.银行对各种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02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定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