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90字。
《函数》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函数概念以及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函数的概念,弄清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函数概念的过程,感受函数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交流、分析的思想意识,体会函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认识函数的概念.
2.难点:对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3.关键:从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建立函数的模型.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函数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聚焦问题
【投影显示】
1.变量(P94)中5个思考题.
【教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学习“变量”这一节内容,对常量和变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先归纳出5个思考题的关系式,再举例)
【教师活动】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联想,提问:然后操作投影仪,切换出下面一道复习题.
【投影显示】
2.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挖地用T=10- 来表示(如图),请你根据这个关系式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这个关系式中的变量和常量.
(2)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