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图象》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30字。
《函数的图象》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函数的图象,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函数图象的过程,会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方法,体会函数模型的建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2.难点:函数图象的认识.
3.关键:从情境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认清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通过画函数图象直观地认识函数的内涵.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感悟”的教学法,让学生在画图中认识函数,从而提高识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情境导入
【投影显示】
一种豆子每千克2元,写出买豆子的总金额y(元)与所买豆子的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函数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什么?
(2)由所求出的函数式填表:
x(千克) 0 0.5 1 1.5 2 2.5 3
y(元)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提问学生.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解答问题,上讲台演示.
【师生共识】y=2x,(1)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x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