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图象》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4 19:36: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00字。

  《函数的图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2.使学生能从图形中分析变量的相互关系,寻找对应的现实情境,预测变化趋势等问题.
  3.总结函数三种表示方法.了解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
  教学重点
  认清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知道各自优缺点.能按具体情况选用适当方法.通过观察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使学生感受到解析法和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相互转换这一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 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
  问 图中有一个直角坐标系,它的横轴(x轴)和纵轴(y轴)各表示什么?
  答 横轴(x轴)表示两人爬山所用时间,纵轴(y轴)表示两人离开山脚的距离.
  问 如图,线段上有一点P,则P的坐标是多少?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 P的坐标是(3,90).表示小强爬山3分后,离开山脚的距离90米.
  我们能否从图象中看出其它信息呢?
  二、导入新课
  看上面问题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让爷爷先上多少米?
  (2)山顶离山脚的距离有多少米?谁先爬上山顶?
  分析 (1)小强让爷爷先跑的路程,应该看表示爷爷的这条线段.由于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的,因此这时爷爷爬山所用时间是0,而x轴表示爬山所用时间,得x=0.可在线段上找到这一点A(如图).A点对应的函数值y=60.
  (2) y轴表示离开山脚的距离,山顶离山脚的距离指的是离开山脚的最大距离,也就是函数值y取最大值.可分别在这两条线段上找到这两点B、C(如图),过B、C两点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可发现交y轴于同一点Q(因为两人爬的是同一座山), Q点的数值就是山顶离山脚的距离,分别交x轴于M、N,M、N点的数值分别是小强和爷爷爬上山顶所用的时间,比较两值的大小就可判断出谁先爬上山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