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图象》教案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60字。
《函数的图象》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仍然是探索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函数图象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认识自变量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画函数图象的过程,提高识图能力,感受现实世界的变化规律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变化与对应意识,体会函数的内涵.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对函数图象的理解.
2.难点:怎样用语言描述图象的变化过程.
3.关键:抓住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直尺、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图形的认识中感悟新知.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巩固迁移
【复习提问】
1.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你认为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2.结合上一节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函数的图象?
【投影显示】
【例4】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小时的水位高度.
t/时 0 1 2 3 4 5 …
y/米 10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
(1)由记录表推出这5小时中水位高度y(单位:米)随时间t(单位:时)变化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据估计这种上涨的情况还会持续2小时,预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思路点拨】记录表已经通过6组数值反映了时间t与水位y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现在需要从这些数值找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一般联系规律,由写它出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进而预测水位.(1)y=0.05t+10 (0≤t≤7),图见课本P17(课本图14.1-10);(2)y=0.05×7+1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