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后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1 19: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走进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后记
新乡市第七中学 李振华
《湖心亭看雪》讲完了,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那颗被张岱深深地孤寂与落寞所打动的心依然沉浸在他那篇仅160余字的小品文所带给我的震撼之中。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之后,我想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把重点初步定为白描的写作手法,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但是当我查阅了有关张岱以及这篇文章的有关资料,一遍又一遍地品读文章以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打动我的应该同样也能打动学生,而写作手法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所以,我把重点定为带领学生共同去赏析张岱笔下的“奇景”与“雅趣”。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清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湖心亭看雪》,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他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之一二。
在讲这篇文章之前,我布置了学生预习课文。要求不仅要扫除字词障碍、会翻译这篇短文,并且要去搜集一些关于描绘西湖的诗词。上课了,我用学生曾学过的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导入新课,然后进入第一个环节:检查预习。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项内容:西湖名诗大拼盘、字词障碍一扫清、齐心合力疏文意。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描绘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