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的语文目标教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浅议新课改下的语文目标教学
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 李振华
任何时候,教育都担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那么我们的目标教学是否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目标教学的有关情况:
“目标教学”是指:根据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框架制订的我国中小学各种教学的目标框架并进行实验的教学。“目标教学”实验是从1986年在山东泰安、上海、江苏徐州、南京等地开始的。从广义上说,目标教学是以乐观主义的教学论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机制,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体系。从狭义上说,目标教学是以目标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
目标教学自从推广以来,它经历了新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形式下,目标教学既要为掌握而教,更要为发展而学。在语文这门课程的课改中,目标教学又和新课改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课程标准》与目标教学:
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有两点认识最为深刻:一是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是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二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