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90字。 《新文化运动》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及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
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两阶段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
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代表作品,从作品中深化
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资料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和改
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
重新审视“伟大理想”等词语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预习导学】
1.北洋军阀为维护其统治,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 的逆流, 年9月,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 》),掀起了 。
《 》和 成为这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 新阶段,1918年李大钊发表《 》、
《 》文章。1919年五四运动后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它高举 与 的旗帜,
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的觉醒,为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 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问题探究】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在哪里?前期主
要内容有哪些?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有什么变化?从前期宣传民主和
科学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和影响?
【例题精析】
例1.(2008年扬州)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