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呼唤开放的语文教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开放 创新 发展 教育理念 教学策略 教学合作 教学时空 以人为本 评价原则 <br>
<br>
21世纪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知识信息、经济信息正走向网络化、全球化。开放的时代必将摒弃传统落伍的封闭式教学,呼唤一个开放的教育以适应其发展,而以“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为其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正是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而实施的开放式的教学形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也已在各地更广泛地开展了起来,这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形式,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呼唤着开放的语文教师,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算是一名开放的语文教师呢?我们认为这种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特质:<br>
一、具有开放的教育理念<br>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看成是人类知识、经验、文化、价值、规范传递的工具,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被置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决定着教育活动的目的、形式、内容及其进展程度,处于领导、控制和施发教育影响的权威地位。受教育者则被置于教师的对立面,被动接受着各种教育措施,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单纯接受教育影响的地位。而研究性学习是人化的教育,它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主体、独立的人和能动的人,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差异,赋予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所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应是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开放,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全方位开放的心态收纳新潮,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具体表现在:<br>
1、树立新的教育目标观<br>
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通过以前所学的知识,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新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是阶段性的短暂效果怎样,它可以说是在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教授的不应只是某一具体知识,而应是某一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终身受益,从而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积极发展。<br>
2、树立新的人才观 <br>
研究性学习的人才观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着眼点,因此对人才的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