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60字。 《“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缸顾中心校王青冬)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一、请学生自主学习(复习)教材第一章第四课P××至P××。
二、结合学习的内容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黑色星期四”在美国历史上特指什么?
2、经济危机三个主要特点是?
3、新政措施首先从哪个领域实施?
三、自主解答几道题目(3-5道)
1、1929年—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矛盾激化,引起各国政局动发了一连窜的 、 、 。
3、1933年 就任美国总统,他为解决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实行 。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 。由于影响重大,美国《时代周刊》每期封面印上了 。
4、为缓解就业危机,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兴建的世界闻名水利工程 。
5、“新政”开创了 ,进一步提高了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很好的效果,使美国 。
课堂主体参与(教案)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
2、通过对1929―1933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是本课的基础和重点。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内容】
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
1、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表现?
2、新政有哪些主要措施、中心措施是什么?
3、新政中兴办公共工程有何作用?
4、新政的实施有哪些重要影响?
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
1、经济危机产生背景、原因、表现、影响。
2、新政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实质、影响。
3、新政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三、自主研究例题
1、材料一 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的5%的最富有者攫取,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
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达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答案:贫富差距增大,购买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