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40字。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教案
教学过程: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对立、美苏争霸是主要矛盾。)“那么,美国对亚洲采取了什么政策?其结果如何?”(抑制中国,发动了朝鲜战争,扶植台湾;结果以失败告终。)中美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
一、新中国外交三原则
1949年春夏,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对国民党政府与各国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外国使节只当侨民看待;对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进一步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中美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从此,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二、中美关系
让学生观察图1-39至图1-42,阅读图片说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图片反映的核心内容。(50年代:美国在外交上孤立并遏制中国,中美关系敌对、紧张;1971年:美国代表团访华,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关系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
○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有所转变?中美关系出现好的势头?(从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尼克松在一份报告中曾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从中国方面看,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可起到牵制苏联,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作用。因此,改善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
图一:略
图二:“乒兵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乃至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