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60字。 《维新变法运动》学案
一、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教学/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生的辩论会,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危亡之际,有识之士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查阅戊戌变法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剪辑有关历史录像资料,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戊戌变法。
布置学生查找戊戌变法中自己所感兴趣的人物资料。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1895年的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请看资料: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8省在京应试的举人集会,他们推举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万余言的上皇帝书,六百多名举人在万言书上签名通过,联名上书皇帝。”提问:你知道这件历史大事吗?你知道这部万言书的主要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