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评析: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2题,约3460字。 单元检测评析: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一、选择题
1.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次赋税制度改革同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较,表现出的新特点是 ( )
①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目的 ②以人丁与田亩的多少为征税标准 ③赋役合并 ④赋役征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题干中要求回答的是“新特点”,而①②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故符合题意的只有③④。
答案:D
2.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农产品商品化是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条件是 ( )
A.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B.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C.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对外贸易繁荣
解析:注意时间限制“明清时期”,C、D两项不符合明清时期的情况,A项与B项相比较,B项更为突出,因为当时大量农产品之所以能够商品化,主要在于引进和推广了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答案:B
3.(2010•海淀模拟)以下关于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棉花种植广泛分布于长江南北
B.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种植
解析:A、C、D项都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商品化,都不合题意,不正确;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丝绸、陶瓷、茶叶等。
答案:B
4.据史书记载:佛山冶铁,每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生产技术的提高
C.生产规模的扩大 D.手工业产地分布广
解析:材料主旨大意为:佛山冶铁的人数多,分工细,各司其职。总体上说明佛山冶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
答案:C
5.某同学计划以《红楼梦》《苏州府志》《天工开物》为参考资料,写一篇小论文。其论文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手工业 D.晚清的文学创作
解析:题目中的三书分别是明清时期的小说、地方志和科技著作,中间记载了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C项正确;A、B项不正确;晚清是指近代史上的清朝,在三书中都无记载。
答案:C
6.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