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70字。 初中科学课课堂教学设计:[上海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1课时)
[课标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对于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课标中科学课程的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本节课抓住其中的一点:科学探究式学习方法成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
本节课从学生刚做过的化学反应入手,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呢?学生经过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假设,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而且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学生再设计实验方案,经历制定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然后2人一组动手多次实验来验证假设、交流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验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用语言明确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探究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形成了初步认识后,学生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的艰辛探究过程,这也是利用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态度的良好时机。最后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让学生加深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称量鸡蛋壳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建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设计和完成称量鸡蛋壳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初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并用(①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②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两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语言明确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2、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在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发展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3、通过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史,了解科学家的艰辛探究过程,保持和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